又名: 没地儿啊
表演者: Ride
流派: 摇滚
专辑类型: 专辑
发行时间: 1990
出版者: Creation Records
条形码: 0075992646222
提到九十年代初期的英国乐坛,相信大多数人的反应会是席卷了英伦三岛并传播开去的Britpop浪潮。Stone Roses,Suede,Oasis,Blur,The Verve,Pulp,无一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在Britpop方兴未艾之时,相较之下低调许多的众多Shoegazing乐队正以他们对吉他噪音独一无二的演绎占据了不小一部分的听众。
与传统意义上的摇滚乐不同,Shoegazing流派的乐队在现场通常不会与听众有过多的交流,同时对待媒体也是异常冷淡。而吉他手与贝斯手更是低着头盯着地板演奏,自赏派(或称盯鞋派)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而在声音上,自赏派乐队更是将吉他的失真回授声墙运用得淋漓尽致。不同的乐队在自身的音乐中加入的元素也是各种各样:最早的The Jesus and Mary Chain承袭美国乐队Sonic Youth的实验吉他之声与Post-punk的精华,同样广为人知的My Bloody Valentine则将白色噪音与仙乐般的女声结合,后起之秀诸如The Chapterhouse,Lush和Slowdive也是各有所长。来自英国牛津的Ride,则更是佼佼者之一。
比起同乡Radiohead,Ride基于其音乐流派的低调,名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当Radiohead仍在地下乐坛摸索的时候,Ride的风格早已成熟定型。乐队由双核心Andy Bell与Mark Gardener共同弹奏吉他与演唱,Stephan Queralt与Loz Colbert分别担任贝斯手与鼓手。乐队组成后一次演出中,Creation Record的老板Alan McGee注意到了这支潜力无限的乐队,便将他们签至旗下。在陆续发表了Smile,Play等EP之后,蓄势待发的Ride在90年做出了这张被认为与My Bloody Valentine的Loveless一同站在Shoegazing之巅的专辑——Nowhere。
在这张很难令人相信是处子专辑的Nowhere里,Andy与Mark展现出了对吉他音色的过人驾驭能力,多层次的吉他混响在自赏派的标志性回授声墙中回旋激荡,Loz Colbert有急有缓的鼓击与Stephan Queralt沉稳又不失生气的贝斯线条一开场便为整张专辑铺平了道路。Andy Bell的吉他技巧足以使他傲视同期绝大多数自赏乐队,各种尖锐的,缓和的,情绪化的,冷峻的声音在他手间流转,而后被淹没在如同专辑封面般细密又宏阔的声浪里。开场曲Seagull由贝斯迅速带入急促的鼓点,吉他声墙瞬间张开,梦呓一样的唱腔在器乐的回响中犹如词中双翅燃尽的海鸥在头顶盘旋,却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未来得及回味,同样节奏飞快的Kaleidoscope已经在万花筒般令人缭乱的吉他声中完结。In A Different Place一反开场的印象,利用舒缓的旋律自然的带出了Ride最为令人动容的一面,声墙在这里已然与风格无关,原本喧嚣冷酷的机械噪音让情感升华,转眼又将婉转的凄寂包裹,湮灭。Polar Bear令人不由自主的惊叹混音师的专业,竟能在密不透风的失真吉他声墙中加入点睛之笔的原声吉他。Dreams Burn Down无疑是Nowhere的最佳曲目,噪声一次又一次填满周围的空间又退去,“We fill up our days and nights,we fill up the gaps in our empty little lives.But we know we are doomed,the moment we walk out the room.”又曾令多少人黯然神伤? 而后半张里,Decay,Paralyzed这样的曲目,无一不透出无力反抗的悲哀,Mark Gardener的声线仿佛游离于旋律之外,却又显得与Nowhere的主题无比的贴切。Vapour Tail是专辑中少见的带有浓重英伦气息的曲目,利用弦乐填补弱化的声墙让人惊艳不已。将近结尾,Taste与Here And Now又将冲击力带了上来,而最后的同名曲目Nowhere重头到尾充斥着扭曲怪诞的失真声响,迷幻沉重的旋律让听者完全陷进无法自拔的情绪之中,当海浪拍岸的声音响起,鼓击缓慢下来,吉他轰鸣着被海浪吞噬,一切回归原点,只有永不停息的海浪声与海鸥的鸣叫在海风里消散。
Nowhere,无处不在的声墙将自我与外界隔开,无处不在的冷酷现实令人无力无奈。不同的人听Nowhere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相同的只是它足以摧毁听者内心巩固依旧的情感。早期的Ride成员大多受到Sonic Youth,My Bloody Valentine,The Byrds,Spacemen Three,Stone Roses以及The Smiths的影响与启发,这也大致可以看出Nowhere与之其后的Ride在创作上的轨迹与根源。
Ride在Nowhere之后录制了三张专辑。由于Britpop的浩大声势,低调行事的一众自赏乐队很快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像Ride这样的乐队则尝试在原有风格上作出改变。但Ride终究还是在96年解散,两个灵魂人物处境也大不相同——Mark Gardener只是出了一张单曲Magdalen Sky,而曾被誉为英伦乐坛三大吉他手之一的Andy Bell则完完全全在Oasis乐风的基础上自己组建了Hurricane #1,而后更干脆直接加入Oasis做了贝斯手——相同的只是,他们谁也再没有带回来如Nowhere这般震撼人心的自赏之声。一切就像那声海鸥的鸣叫,转瞬即逝。

专辑曲目:

资源: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积分获取

  • 普通用户特权:1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无需积分
  • 长期会员用户特权:无需积分推荐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